农苗网

|

松树价格网
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松树资讯 > 正文

广州:“白云松涛”景难寻 官方表态将复种松树

发布日期:2012-01-04 00:00:00  来源:金羊网   作者:  浏览次数:2180

松树价格网

    昔日3万多亩满山皆松,如今零零星星只余500亩,羊城“白云松涛”景难寻,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王国如表态:白云山将复种一批优质松树,保证经典景观长留。

   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王国如表示,受气候及虫害等因素干扰,白云山上的马尾松日渐减少。目前,广州只有从化、增城一带仍有成片种植,市区已难见。

    羊城曾有松。从明朝羊城八景之“粤秀松涛”,到清代名人听松园,再到1963年版羊城八景之“白云松涛”,无不显示花城也曾是“松城”。

    羊城要留松。王国如表示,“白云松涛”不会消失,白云山将复种一批优质松树,保证经典景观长留。今年起,白云山将引种火炬松、多开景观台,市民能够更好地“抬头看松,侧耳听松”。

    寻松:攀爬一路未见松林爱树驴友难掩失落

    2011年12月6日,本报独家报道《百年中山树枯朽仅余一线生机》,病危的孙中山手植树(简称“中山树”)牵动广大市民的心,也让驴友张先生颇为触动:“白云山上的马尾松,现在过得还好吗?”

    自打1990年在广州读大学开始,爬山听松就成了张先生每周的保留节目。但近年来却因工作繁忙没能坚持。12月10日一早,张先生约了几名老友,以“寻找马尾松”之名,从白云山西门拾了条僻静小路开爬,直上孖髻岭。一路前进,沿途的景象却让他们惊讶:多年没来,那成群成片的松林到哪里去了?

    举目望去,在众多形态各异的树木中,两人只找到了一两株挺拔的松树;低头一看,小路旁总有松树被裁走之后留下的小树桩;侧耳一听,清风依旧,可是那松针摆动汇成的波涛声音,却必须闭目凝神才能分辨得出来。

    终于,两人爬上孖髻岭顶部,在凉亭里纵目,终于看见底下的一片松林长得正茂。

    “20年前的白云山,松涛阵阵,松香扑鼻,如今怎么松影难觅?”寻松过后,张先生难掩失落。

    忆松:陶铸带头开荒种树朱德亲题“白云松涛”

    从解放后到1995年,白云山几乎是马尾松的天下:全山4.2万亩的绿化面积,马尾松占了90%。

    上世纪五十年代,白云山只是市郊的一个荒凉之地。广东原省委书记陶铸,亲自带领干部群众上山刨坑种树。马尾松环境适应能力极强,是荒山育林的先锋树种,又因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,是当时不可多得的林材战备物资,因此成为人工造林的主力。

    自此,荒山成绿野,松声伴人声。

    1963年元旦,新中国成立后首批“羊城八景”出炉,“白云松涛”以6008张群众邮寄选票高票当选。1965年,朱德南下广东视察,有感松林美景,他在白云山上挥笔亲题“白云松涛”四字。

    试问涛声有多美?粤剧大师白驹荣与谭佩仪对唱的《白云松涛》可以给出答案:“松涛声渐近,刹那那,刹那那,似万马千军,声过处,声过处,山谷摇撼。震声威,震声威,动魄惊心……”

    探松:两次虫害大肆侵袭松林改种成阔叶林

    目前,“白云松涛”的松林面积从高峰时期的3万多亩,下降至现有的500亩。

    “马尾松是开荒树,但在广州,它并不是长生树。”白云山管理局绿化处处长梁任重表示,经过半个世纪的森林自然演替,白云山马尾松的生长开始衰退,病虫害增多,甚至危及全山的生态安全。

    20年来,白云山上的马尾松林遭受过两次毁灭性的虫害袭击:上世纪90年代初,以松突圆蚧为首的害虫军团大侵马尾松。仿佛一夜之间,青郁松林转眼萎靡枯黄。2005年,在上次劫难中幸存下来的马尾松们,遭受松材线虫病重创,几乎全军覆没。

    梁任重介绍,从马尾松第一次遭受虫害病折磨起,白云山开始进行林分改造,3万多亩马尾松纯林改种60多种阔叶树种,白云山也从往日的单一松林构成,初步形成了阔叶林为主的南亚热带森林景观。林分改造工程自1995年启动,8年间共改种树木141万余棵。

    他表示,经过林分改造,马尾松被逐步淘汰,目前,白云山风景区内的马尾松数量非常少,只在麓湖公园及雕塑公园仍有小片松林。

    留松:吊瓶注药防治虫病树医治树费尽心思

    作为经典羊城旧八景之一的“白云松涛”,并没有在林分改造中消失。1996年,白云山在景观原址种植了500亩松林,共计5万多棵加勒比松。

    “加勒比松的抗病力比马尾松强,但也容易遭受虫害袭击。必须持续不断地对松林进行病虫害防治。”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昆虫药理与农药研究中心副主任欧剑峰说。

    一年多来,欧剑峰每周都上山看树,已经成为了松林的“专用医生”。他跟白云山护林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一起,在松林间安放诱捕器,诱杀携带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;给位处重要景点的松树吊瓶注药,清理枯死松树。由于500亩松林大多处于无人区,他们在深入松林踩点时,手掌总是被粗糙的松树划出道道伤痕……

    经过多年综合治理,目前白云山松材线虫病感染率仅为1.87%,“白云松涛”景观得以留存。

    部门回应

    白云山今年引种一批火炬松,白云山管理局表示,将为市民开辟几个望松台,松林缩水至500亩,哪里才能尽情观赏“白云松涛”?

    驴友张先生回忆,昔日漫山皆松时,站在观景台上,两个山头成片松林如碧玉温润,走在松林间的小路里,无数松针似波涛涌动。如今站在原台,只能在左侧捕捉些许松影;走在原路,只能依记忆分辨那风吹松涛的独特声响。

    白云山管理局绿化处处长梁任重透露,今年开始,白云山将在“白云松涛”景点内,引种一批火炬松。他介绍,比起马尾松和加勒比松,火炬松更加耐虫病,又非常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,而且树形比起前两者而言更为茂盛美观。据规划,火炬松将主要种在松涛径道两侧。

    对于现有的观景台,梁任重表示将加大修剪力度,使近处植物不至于阻拦远处松林。而在松林里,也将视情况选取一些松树景观较优美的地方,开辟几个望松台,让市民能够更好地“抬头看松,侧耳听松”。

    背景新闻:花城亦曾是松城如今市区难觅成片林

    资料显示,广州不仅是花城,也曾经是“松城”。如今,除了从化、增城一带仍有成规模的松林,广州市区已经难寻大片松林影。

    明代羊城八景之一,便是“粤秀松涛”。粤秀山,就是现在的越秀山,《羊城旧志》记载,明朝时粤秀山峦岗之间遍布马尾松,风吹万壑松动,足以跟“白云松涛”媲美。但是,新快报记者近日前往越秀山寻松,并无所获。

    清代道光年间,诗人张维屏在珠江南面大通寺旁建宅,并在花园内栽种了许多水松,名为“听松园”。除了听松园,张维屏还设了一个“松心草堂”及“听松庐”。晚年时,他长居园内,与友人游园听松,共赏松园月色。但自从他去世,松园也逐渐败落,目前“听松园”已经变成了广州建设机器厂。

    据市林业和园林局介绍,马尾松曾经作为广州的道路绿化树种,但是由于它喜干喜酸,难以在潮湿多雨的南方生存,又加上虫害肆虐,已经在城市绿化中逐步淘汰。如今,广州市区已经很难找到成片的马尾松林。但由于它是良好的木材及薪材,目前在从化、增城一带,仍有大规模种植。

 
关键词: 松树叶
 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